立冬了,进入天寒地冻的冬天了,意味着一年的农忙结束了!有的杞农正在打工或者正在去往南方打工的路上。
从夏天至现在,不少杞农都在问我们后市行情怎么样啊,明年还要不要继续种枸杞啊等等问题。
毫无疑问,从古至今,农民的日子是最不好过的。古有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”。现在虽然没有了压迫,但无疑农民的日子还是最苦的。
从六十年代开始,宁夏就种植了不少枸杞,紧接着枸杞种植逐渐遍地开花。这其中2014-2015年是行情最好的两年,可以用百年一遇来形容。然而,有高兴就会有悲伤,今年,枸杞行情也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了。
面对当前如此低迷的行情,不少人迷茫了,不只是杞农,还有杞商等等。
为什么今年的行情如此低迷,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大的经济环境不佳
今年以来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强,各行各业利润普遍降低,不少企业持续裁员及停产,钱越来越难挣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。
2、各地药材整治工作加强
今年以来,不少大的中成药厂、饮片厂关停,国家飞行检查加强,各地加强中药材的整顿。枸杞作为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,不少中成药中都含有枸杞。因此,药厂、饮片厂的关停意味着部分药用枸杞需求量降低。
3、中美贸易摩擦
美国是枸杞的主要出口国之一,今年以来,贸易战持续升级,枸杞出口受到影响。不仅如此,当前困扰枸杞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“农残”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导致枸杞出口量一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。
4、环境保护加强
环保问题已写入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,国家对环保问题“回头看”。今年以来,不少药厂、饮片厂被关闭及停产整顿,各地均有这样的药企及饮片厂,这势必影响了部分企业对于中药材原料的采购。
5、需求降低
老百姓手里“钱紧”。枸杞毕竟不像穿衣吃饭,说白了可有可无。加之全球经济影响,到手的钱越来越少,而平时的生活消费水平却越来越高。因此,以前很多吃枸杞的人现在不吃了。
6、供给严重剩余
当前的枸杞产量远远大于需求量,虽说今年减产,但庞大的种植面积始终摆在那里,加上前几年剩余的一些库存,当前的产量可想而知。
以上几个大的因素综合到一起,导致了当前枸杞的低迷行情。当然,不只是枸杞,今年中药材行业普遍处于低迷时期。
那么,面对这样的行情,有人就问了,明年还要继续种植枸杞吗?
一部分人很纠结,说自己已经种了两三年了,明年就要丰产了。但是,看看如今的行情,已经赔了三年了,明年难道还要赔钱吗?
另一部分人,相对乐观一些,明后年再挺两年,看看2020年。这部分人占了大多数。
还有一部分人,世代以种植枸杞为生,不种枸杞也不知道种什么,这部分人相对有经验,前些年种枸杞挣了一些钱,基本没有赔钱。
主要就是以上三类人,对于第一类人,给出的意见就是如果还能坚持,就坚持坚持再看,每个行业每个事物都具有周期性。中药材行业不乏牛市,当然牛市也是建立在熊市的基础上,不可能永远低谷也不可能永远高峰。当然,如果实在坚持不了,那就放弃。
对于第二、三类人,基本也就没什么多说的了。这两类人多是种植枸杞时间较长的,见惯了骤风暴雨,也经历过低迷惨淡,心态相对平和,能正确看待行情的涨跌。
人最怕众星捧月,枸杞行情也一样。一四一五年的暴涨行情刺激了一大批人的种植积极性。有钱的、没钱的、南方的、北方的、种地的、不种地的都在这两年加入了种植枸杞的队伍。当时,青海、甘肃等地的地价被炒到了上万一亩,而如今呢?白送都不一定有人种。那两年一批人暴富了,人们纷纷幻想着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,如今,都被套牢了。
毫无疑问,当时很大一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,“捞一把就走”的人不在少数,可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。中药材及农业种植都是周期性、长期性的投入,跟风种植、不理性种植最终只能自食其果。还记得前几年的苹果吗?当时价高,大批人纷纭而种,结果没多长时间价格就下来了,今年受天气影响,减产严重,价格又上去了。
说白了,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最主要的因素之一,到了青海、甘肃你会看到大片的枸杞地,方圆几十公里,没有别的全都是枸杞。初次看到这种景象的人,一定会被震撼!再到宁夏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及各大枸杞加工厂看看,到处码放的枸杞,今年情况还好点,囤货的较少。
也不是所有种植的在今年的行情下都赔本,有一部分人还是保本甚至赚钱的,这部分人多是种植新品种的、田间管理较好的。前面在行情里也说过,都是相邻的两块地,种植的品种基本都一样,为什么有赚钱的有赔钱的。客观因素固然重要,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。
总之,枸杞作为一个大体量品种,资本无法介入。不像某些中药材,资本的介入会影响行情的涨幅。按照当前的种植面积及其他因素影响,行情上涨可能还需时日。种与不种,各位杞农还需自己斟酌,本文只做参考。